九州入口处奇遇一梦华胥

从军营到国门,老兵换装不换心
九州入口处奇遇一梦华胥
栏目分类
从军营到国门,老兵换装不换心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22:44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移民管理队伍的本质是纪律部队,脱胎于人民军队、传承红色血脉。在浦东国际机场口岸里,就有这样一群身影:他们曾身着橄榄绿保家卫国,如今换上藏青蓝守护国门。褪色的肩章记录着热血青春,胸前的党徽闪耀着永恒忠诚。今天,让我们走近上海机场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薛辉、五队张丽、二十五队张峰三位军转干部,聆听他们从军营到国门的“忠诚答卷”。

薛辉:从队列标兵到“台外老兵”

“30年前,我手握钢枪守边防;后来,我以章为枪护国门。”执勤十五队薛辉的履历上,写满军人的刚毅与移民管理警察的温情。

1995年入伍,他在军营中磨砺出雷厉风行的作风,站岗执勤时风吹不动、雨打不摇。部队队列训练时,踢正步说抬高几寸就是几寸,如今在口岸执勤工作中,他依然保持着“钉是钉、铆是铆”的标准:查验出入境证件,流程一丝不苟;回应旅客咨询,政策解读细致准确。

他常对年轻民警说:“查验一本证件,就是守好一道国门;服务一名旅客,就是传递一份中国温度。”曾有旅客因证件问题焦虑不已,他热心递上温水:“别急,我来帮你解决。”简单一句话,让焦虑化为信任,许许多多被他温暖过的旅客通过12367热线转来感谢电话。

从军营到国门,他始终铭记:“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使命。”

张丽:从“戈壁玫瑰”到“前台尖兵”

2011年12月,怀揣着儿时对军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,张丽满心热忱地加入新疆公安边防总队。初入军营时,负重拉练跑肿了脚踝,便贴着膏药咬牙加练;贴地匍匐磨破了手肘,就攥紧拳头冲刺到底。在“再苦再累也要扛住”的坚持中,张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女兵,先后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,在阿勒泰红山嘴用汗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军旅勋章。

2018年张丽脱下橄榄绿、换着藏青蓝,依旧带着军人的坚韧作风投入移民管理工作。调回上海工作后,她把在戈壁滩练出的专注力化作了验证台上的“火眼金睛”,日均数百本证件的查验,她始终保持着“零差错”的纪录,指尖的老茧与验证章的油墨交叠,在验证台刻下属于边防“老兵”的严谨。

她常说:“军装换警服,军人的筋骨不能软;岗位有变动,守护平安的责任不能轻。”这份对职业的珍惜与坚守,让她在新的赛道上继续书写着属于“老兵”的故事。

张峰:从岗哨战士到政治教导员

1990年,17岁的张峰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。军营的号角声中,他学会了“站如松、行如风”,更在暴雪执勤的寒夜里淬炼出军人的筋骨。1991年上海大雪,他在刺骨寒风中仍保持警戒姿态,用冻僵的手指记录下每一架航班动态。战友回忆:“他总说‘哨位就是战位’,风再大、雪再厚,脊梁绝不弯。”

从战士到教导员,张峰将部队锤炼的硬作风融入国门一线。35年,沉淀的不仅是血性,更是对使命的坚守。他创新推行的“五必登、两核对”机制,全天候不间断开展机坪巡查,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混出;他带领队伍获评“四强党支部”,他本人也荣获上海市市级机关系统“最美退役军人”称号。他说:“党需要我去哪,我的战场就在哪儿。”



  • 上一篇:筛选很重要,莫再劝读博!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